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下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案》内容,为帮助我校教师更好的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学会梳理情绪,树立阳光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月8日下午三点,我校举办了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系列云讲座之二——“面对疫情,从容应对,教师减压心理讲座”。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在线聆听了讲座。
本次讲座邀请了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心理学博士魏祥迁教授主讲。魏 教授首先为我们解释了压力产生的因素:“压力是人应对环境的心理状态”,之后运用心理学理论采用举例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压力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反应,最后提出了“要与压力做朋友”,缓解压力的方法:正视压力源、多角度看待问题、改变对事物的认知、学会认知重构、正面减压等。讲座幽默风趣,简单实用,为教师们提供了有效释放压力的方法和途径。
我校心理健康系列云讲座共包含五场不同主题别开生面的讲座,针对全体学生、教师队伍、心理委员工作队伍等不同群体开展,包括“疫情下大学生的自我调适”、“员工减压——面对疫情,从容应对”、“疫情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疫情下压力应对与调试”、“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护”等五个主题,努力做好疫情期间师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是英雄
疫情反复,封校期间
你们是冲在前线保护学生的战士
是给学生们安心与希望的灯塔
亲爱的老师们
在做好学生心理疏导与安抚的同时
记得一定要好好爱自己
维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才能为战疫奉献更多的光芒和力量
在我的认知里,辅导员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职业,无怨无悔地付出,也从来只是轻言:“不够,我还需要再努力。”当我们累了、烦了的时候,因为放不下工作的种种而渐渐忽略了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句话:“一个人走可能快,一群人走才能走得稳。”压力不是敌人,我们要把它们当成朋友,看作助力。我们不能走得太急,有时候需要停停看看,只有跟上学生的步伐,我们才能让他们走的整齐。辅导员是在践行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我们只有拥抱自己才能帮助他人感受生命。
——化学与化工学院 李钰茜
“疫情消散,就是春天最好的文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疫情面前,我校教师们从教学一线无缝衔接至抗疫一线,一切只为驱散阴霾,早日拥抱春暖花开。以身作则回答了教师如何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同时学校也为了缓解大家的压力,特意安排了“面对疫情, 从容应对”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魏教授联系实际,结合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感状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供了一系列压力缓解措施。
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次,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最后,人需要对刺激事件与自己的关系进行不断评价。通过此次学习,相信可以有效安抚大家的心情。
各奋愚公之愿,即可移山;共怀精卫之心,不难填海!没有⼀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个春天不会来临。愿山河无恙 ,你我皆安好。
——文学院 刘萍

疫情当前,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守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心理防疫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听了魏教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不但教会了我们增强自身心理弹性的小妙招,而且给予我们应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指导。作为齐鲁师范学院的一份子,我们要学会“自助、互助、专助”,加强自我照顾、相互支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学前教育学院 刘肖君

听了魏教授的讲座,收获颇多。面对疫情,不仅要做好个人防护,心理的调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引导学生:首先要正确看待疫情,坚定打赢的信心。其次,心中常怀感恩,积极寻求正能量。防止网络沉迷,要能够分辨信息的良莠。再次,要学会调适自己,保持好的心态和良好的作息。加强心理素质,才能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经济与管理学院 吕闻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