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适应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的需要,提 高学校育人水平和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结 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 规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理念, 围绕齐鲁师院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以“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 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健全学生 服务体制机制,强化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改善学生服务条件,着 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运行高效、保障有力、覆盖面广、学生满 意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为提高学校 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基础。
二、建设内容
学生成长服务体系内容广泛、涉及面宽。根据学校现有工作 基础和学生发展需求,重点围绕“七项服务”内容,打造学生成 长服务体系,寓服务于管理之中,寓教育引领于管理服务之中, 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保障。
(一) 思想引领服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多形 式、多渠道,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加深“四个正确认识”。创新我 校学生政治学习形式,发挥“齐鲁师院青年”等学校官方新媒体 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占领网络阵地,努力开拓大学生网络思政工 作。做好对我校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定期召开思想动态座谈会, 形成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报告。通过主题班会、 团 日活动, 开展意识形态、形势政策教育以及学生对社会热点的解疑释惑。
(牵头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处)
(二) 学业指导服务。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学 业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学会自主学习、高 效学习。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成长 目标制订个性化学业成长计划。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健全教师辅 导学生学习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业规划和指导 中的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我校学风引领计划,发挥榜样的 典型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向上氛围,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学习与实践,开阔视野,勤于 实践,勇于创新。(牵头单位:教务处、学生工作处)
(三) 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完善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 服务体系。强化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指 导课教师队伍。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 业信息服务。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加快我校学生实习、实践 基地建设,丰富就业创业基地内涵。加强就业工作理论研究,提 高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水平。开展我校就业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和 以就业创业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论坛,继续做好我校师范生职业 技能大赛等活动,营造就业创业的文化氛围。加强对毕业生和用 人单位的跟踪调研,开展满意度双向调查,为学校专业调整和教 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牵头单位:招生与就业指导处)
(四) 济困助学服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
作,不断完善以“奖、贷、勤、补、免”为主体的学生帮扶体系, 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积极争取社会资助,拓宽助学渠 道,不断扩大学生受助面,争取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全覆 盖。完善我校奖助学金评审制度和办法,既坚持做到公平、公正、 公开,又要切实发挥奖助学金的帮扶与激励作用。扶困与扶志相 结合,开展以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 学生自立自强、发奋学习、感恩社会。(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五) 心理健康服务。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坚持预防为主, 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咨询、疏导、危机干预的体系。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课堂、校园媒体、社团活动等阵地, 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完善学生心理健 康档案建设,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扎实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 工作,加强我校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机构及工作队伍建设,以个别 心理咨询为重点,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体,帮助学生正确对待 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与困惑,提高心理素质,预防由心理问题 引发的突发性事件。(牵头单位:学生工作处)
(六) 安全保障服务。完善学生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为学生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 防范意识。健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大对我校校园网络安全 监管,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继续加强校、院、班三级学生信息 员队伍建设,完善安全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提高安全工作的针 对性。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经常性开展消防、卫生防疫、道 路交通等各类专项检查,切实加强对学生集中的公共活动场所的 检查,完善安全工作预案,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和突发事件应 急处置机制,最大程度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牵头单位:保 卫处、学生处)
(七) 校园生活服务。坚持“服务育人”,改善学生生活服务 条件和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安心、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加 强学生宿舍、食堂等重点场所管理,切实做好学生住宿、餐饮、 水电及卫生等服务保障工作。改善学生校内就医条件,认真做好 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完善学生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 更加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以齐鲁文化长廊为重点,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锤炼师范院校育人特色,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校 园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和文明 创建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牵头单位:后勤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三、措施路径
落实好“七项服务”内容,要着力从搭建服务学生平台、加 强服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优化服务育人环境、拓展学生实践综 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路径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提升服 务学生成长的工作水平。
(一) 健全机构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成立齐鲁师范学院学 生成长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校 领导任副组长,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 (处) 、团委、 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部门负责人和各二级 学院党总支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 工作部 (处) 。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成长服务体系的组织、协 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各成员单位特别是牵头单位要根据职责,落 实建设方案,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推进学生服务体系两级管理体制建设,充分发挥二级 学院在学生成长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各学院结合实际开 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加强督促检 查和具体指导,及时发现和反馈存在问题,促进学生成长服务体 系不断完善。进一步畅通学生关于学习、生活等方面意见反映的渠道和途径,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搭建服务平台,科学、迅速、 高效地处理好涉及学生服务方面的问题。
(二)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坚持围绕学生、关照 学生、服务学生,“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 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充实辅导员队伍, 按照国家规定标准配齐配强专职辅导员;加强辅导员思想和能力 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组织、管理、指 导、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 在学生学业辅导和班级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处级干部联系 班级制度,推进全员育人;重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作 用,切实发挥他们在学生“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方 面的重要作用。
(三) 打造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立足于校园文化育人 功能,以涵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以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为载体,打造具有齐鲁师院特色的 校园文化,激发学生坚定热爱祖国、献身社会的理想信念,弘扬 勇于实践、敢于创造的精神。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突出活动主题, 丰富活动形式,服务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专业素质和社会实践 能力的全面提高。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强化师范性,广泛开展“书 香校园”、“文明修身”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友爱、 文明礼仪和自我发展教育;着力拓展诸如“国是讲坛”等特色校 园文化品牌,涵养学生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 强化实践育人,注重自我提升。以突出应用、强化实 践为原则,旨在强化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 精神、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 自我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主体性,创新形式内容, 办好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节和宿舍文化节,组织学生 参加各类文化艺术和身心发展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深入开展“三 下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及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项目扶 持,设立专项基金,激励学生广泛参与,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 识。大力支持学生会与学生社团工作,鼓励学生参加或组织学生 团体,鼓励学生参与和从事社会工作,提高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 工作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成长服务体 系建设,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实施。各单位和部 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学生成长服务体系建设的 组织领导,对现有服务学生成长方面的制度、措施等进行全面梳 理,坚持已有好的做法,完善补充新的措施。
(二) 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学生成长服务体系涉及各单位 和部门,覆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单位和部门要通力协作, 相互配合,从高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不断完善服务措施,提高 服务质量,增强服务实效,确保做到让学生满意。
(三) 总结提高,丰富完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 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 面意见,特别是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注重工作总结,加强工作 研究,努力做到边建设边完善,边建设边提高。
齐鲁师范学院 2017 年 6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