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通知

时间:2018-04-18浏览:

各学院:

换季时节,是大学生情绪、心理问题易多发期,为有效维护我校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及早预防心理危机,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请各学院认真落实以下工作,及早部署,防患于未然。

一、成立心理健康工作小组。

各学院成立由学院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党总支副书记任副组长,一名熟悉本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辅导员为联络员,所有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心理健康工作小组领导和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四级网络体系。

各学院认真落实和完善以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组成的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

(一)宿舍预防。以宿舍心理观察员、宿舍长为骨干,随时观察了解宿舍成员的心理动态,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给辅导员。

(二)班级预防。以心理委员、其他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为骨干,广泛联系同学,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思想和感情上的联系与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报告。辅导员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尤其要关注班级内以下几类学生,其心理异常情况发生概率较高,应成为重点预防对象: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5.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6.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9.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0.家庭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12.新生心理健康普查时一类预警的学生以及去找过相关心理咨询机构就医的学生;

13.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如有上述情况的学生,请辅导员及时约谈干预,预防危机事件发生。发现问题,及时向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小组报告。

(三)学院预防。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小组成员在发现或得知学生有异常心理或行为表现时,要及时主动找学生及其周围同学、家长谈话了解相关情况,并及时向学生工作处报告。

(四)学校预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会对一类预警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转借和治疗。对于每周来咨询的心理危机学生状况会反映给各学院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各学院可以采取相关关注措施。

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二)加强人文关怀,切实推进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交友以及成长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述求,多做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中实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三)加强生命教育,增加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的意识,并学习正确的应付危机的策略与方法。

(四)提高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提高心理危机发现识别能力,每周排查,每月总结建档,主动深入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绪、行为状态,了解学生的家庭和成长环境,及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并填写保存好《心理危机学生学院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记录单》。

四、事项

请各学院于4月19日上报心理健康工作小组成员信息、本月心理危机排查总结报告,邮箱:qlnuxinli@163.com,联系人:黄玫老师 电话:66778072。

                    学生工作处

2018年4月13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