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系列云讲座之三《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时间:2022-04-10浏览:

  为做好疫情期间我校师生的心理调适缓解心理压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我校举办了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系列云讲座。今天的讲座我们邀请了男神王铮副教授,为我们带来了《疫情期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全校学生和学生工作队伍的老师们在线聆听了讲座。

“调整你的坐姿和呼吸...放松...”王教授首先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放松训练,让处于紧张压力中的师生们舒缓了情绪。

如果你有以下生理状况:

睡眠障碍、做噩梦、多食、过度在乎自己的外表容貌。

如果你有一下情绪状况:

心情低落、常常掉眼泪、缺乏兴趣、情绪不稳定。

如果你有以下行为状况:

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平”、反复写东西、甚至伤害自己。

那一定要引起注意!!!

一定要向老师和学校专业机构求助!

人活在已知的未来和未知的过去的时候都会失去当下的力量

                  ——王铮

这时候你需要

爱自己,在一起

——爱自己,就是“活在当下”体会自己当下的感受,找到调节自己情绪的平衡器。

——在一起,就是与这个世界的连接,寻找自己身边的支持资源。

最后王教授谈到了爱

爱是承诺,是责任

我们大学生要学会正确的表达爱合理释放情绪

做健康、安全、负责任的行为

辅导员们有话说

聆听了王教授精彩的讲座,我们学生工作队伍的老师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美术学院 梅茹:

王铮博士以“疫情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恋爱关系、做更好的自己”为讲座主线,穿插实际案例,精彩纷呈,虽然身在紧张的疫情防控状态中,讲座却令人如沐春风。随着王铮博士风趣幽默的话语、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人震撼于心理专业知识的魅力。王铮博士提出的实践观点对在疫情期间建立良好的日常人际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也为辅导员带来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历史文化学院 宋高娃

当我们在面对突然严峻疫情的压力时,会出现调动全身能量来应对这些压力的表现,伴随着压力情况逐渐适应而缓解。通过这次突然爆发的疫情也让我们进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是一种自己与自己相处的体验。或许大家可以趁这个机会与“自己”多待一会,去寻找自己一直想做而没有去尝试或者去完成的事。当感觉自己的变化过度了,或者超出了预期,情绪难以得到平复或稳定,一定要及时寻求帮助。一定要相信,我们一直在一起,相互陪伴,静待花开!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李华: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们真真切切地站到了第一线,真正的体会了疫情就在身边的紧张、焦虑和恐惧。但是从中我们也感受了孩子们的强大,他们由焦躁惶恐到沉着应对,由不知所措到有序核酸,由事不关己到争当志愿者,我们感受着学生心理的变化,作为高校辅导员,在这时候更应该传递正能量,用温暖去融化他们,一个小小的问候,一次敞开心扉的交谈,一次志愿者的召唤,每每我们用心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回馈给我们的总是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感受,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良师,还要做学生的益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李绚

来势汹汹的疫情,打乱了师院原有的生活节奏,大家可能因此不适,从恐慌到烦躁,从焦虑变无聊,与疫情的战斗中,不仅包括身体机理的抵抗,还包含身心的平和坚韧。作为辅导员,是学生当前最需要也是最可以依靠的人,我们在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舒缓情绪的同时,更要调整好自身状态。从王教授的讲座中我学习到很多调整情绪的妙招,为今后开展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注入了“心”的能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齐心协力!愿日耀大地,师院皆安。

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雅文

聆听了王教授的讲座,受益匪浅。疫情是一次心灵的“大考”,在这次大考之下,我院全体老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上交了一份良好的答卷。心理上由最开始的迷茫到明晰事实后的恐慌,再到一轮轮核酸检测后的安心,一次次的宿舍走访、单独谈话、主题班会、全院例会、与家长的沟通,都是我们心理防控有效的证明,全院师生以及家长达成共识,家校合作、齐心合力、共克时艰!

返回原图
/